焦点访谈:深改开新局 强化基层医疗 保障人民健康

发布时间:2025-01-11 02:19:31 来源: sp20250111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许多新的部署,《焦点访谈》推出系列报道“深改开新局”,今天我们关注民生领域的基层医疗服务改革。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这是广大患者的朴素心愿。《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如何落实《决定》提出的这些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存在哪些短板?各地有着怎样的积极探索?今天我们去湖北秭归看一看。

  在湖北宜昌市秭归县的楚王井村,68岁的谭老伯在自家柑橘园里劳作,看起来精神矍铄的他,不久前刚刚经历过一场“生死时速”。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镇楚王井村村民谭必良:“回家吃午饭,一下子感觉受不了了,和人要不行了一样,我就给村卫生室韩医生打电话。”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镇楚王井村村医韩裕波:“我带上卫健局配送的心电图机赶到谭大伯家,第一时间给他做了心电图,把结果发送到上级卫生院健康院卒中团队,分析是心肌梗塞,在指导下,我给他采用了突击疗法,上急救性“一包药”,呼叫120等待他们来救援。”

  秭归县境内山峦起伏,长江由西向东将县城分为南北两部分,12个乡镇散落其间。谭大伯所在的楚王井村,距最近的郭家坝镇中心卫生院有近30公里的山路,往返需要近3个小时。但如果乘快艇走长江水路,只需要30分钟左右。危急时刻,120联系归州海事处派来的快艇,仅用了10分钟就赶到现场,通过水路将病人及时送到了乡镇医院。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邓勇:“通过海事的船把病人接到乡镇医院,通过肌钙蛋白、心电图复查确诊心肌梗死,立即给他进行了溶栓治疗,通过120把他转到县胸痛中心进行手术,根据县人民医院反馈狭窄90%,通过安放支架病人恢复情况很好。”

  这一系列快速反应机制,有赖于秭归县对于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的构建,此外他们还根据当地实际,自去年以来与三个海事部门达成协议,以志愿者服务队的形式对急症患者展开救援。这也是我国多年来在基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一个缩影。

  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这次三中全会,又把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分级诊疗的核心就四句话: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所谓急慢分治理论上来看,就是急症主要到医院去,慢性病的管理特别像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常见的慢性病管理主要靠基层医生,在上级医生指导下来管,上下必须联动起来。”

  县乡医院正是守护基层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包括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在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并将强化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放在了重要位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

  在现有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框架下,强化县域统筹,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资源,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分级分类解决不同问题,才能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杜承文:“秭归这个山区大县,由于交通不便,急诊急救因为路途遥远,导致很多病人在送医的途中非常凶险,从近几年病人的死亡率以及医保开支数据来看,心梗、脑梗以及外伤死亡率跟医保开支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秭归县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将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并优化布局。由县人民医院牵头,在长江南北两岸的归州镇、两河口镇打造两个医疗次中心,在县域最南、最北、最西南端的三个“口子乡镇”打造服务末端。为两个医疗次中心配置CT、腹腔镜、电子胃肠镜等先进设备,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得益于当地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以及医疗资源布局的优化,如今,秭归县各乡镇的急诊时间平均都缩短了30分钟,2023年,急诊就诊率较同期相比上升9%,上涨了14.4万人次。与此同时,为了让优质医疗资源覆盖更多人群,医疗数智化建设也在同步推进,秭归县乡村三级共184家医疗机构,已经建设完成了一套涵盖电子病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核心医疗业务的系统。同时还建立起县域互联网智慧医疗平台,对外连接省市同济、协和、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联通湖北省远程病理会诊和疑难重症远程会诊平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迟春花:“强基层包括科技赋能,科技对基层的作用不仅仅可以使医疗技术、一些远程检查技术,还有健康教育能够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可以覆盖到更边远地区的人群,使范围更广、更加高效,也更加准确。所以,互联网诊疗模式使得医疗体系、医疗服务能够更加完善、更加充实。”

  要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医联体建设是关键一环。“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正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所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解决基层医护人员缺乏,尤其是缺乏诊疗水平高的专科医生的问题,秭归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还会定时派驻专家和急救人员,对各个卫生院进行对口帮扶。在医疗次中心,两河口镇卫生院里,记者遇到了从县中医院外科下沉帮扶的吴超武医生。像他这样的专家会定期轮换,但是始终能保证有人在岗。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中医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吴超武:“对下面医院的帮扶分两种机制,一种是长期帮扶,一种是短期帮扶。临床科室主任下基层教学查房和教学手术,在临床上的带教、专家门诊,包括教学手术,提升基层医生的工作能力,基层的一些疾病往往会更复杂,对我们来讲也是提升。”

  梁万年:“不同区域的基层,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在不同省份和地区之间,能力水平也有比较大差异。我们通过上下联动,通过医生的培养,通过调动上级医疗机构主动帮扶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性方式,打出组合拳,让基层能够继续强大。”

  离秭归县城最远的磨坪乡,属于两河口镇卫生院的覆盖范围,相比于到县城的三小时路程,这个医疗次中心的建立大大方便了当地村民。居住在磨坪乡升坪村的宋大伯不久前因为车祸刚刚经历完一次手术。两名家庭医生正在对他进行定期的上门随访,这是镇乡卫生院为方便村镇老百姓术后和慢病管理,所推出的上门巡诊服务。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磨坪乡卫生院副院长梅敏华:“家庭医生共有三个团队,每个团队管四个村,家庭医生的成员有县级人民医院的专家、乡卫生院的临床医生、公卫医生,还有村医以及护士等,几乎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在家庭团队里面,家庭医生团队由县人民医院规定,每个月、每个季度都要进行考核。”

  迟春花:“现在乡村医生这支队伍在稳定农村老百姓的健康促进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有的农村地区可能一个村只有几户人、几十个人,但是也需要有医生为他们提供服务,上级医疗机构医生定期巡诊,对于缺少村医的地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如果是县医院统筹管理,人员就更加充实了,这是对村一级居民医疗保障非常重要的举措。”

  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要充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更要能吸引人、留住人。眼下,湖北省正在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的项目。秭归为了有效解决大学生村医理论知识强,而实践经验不足、与村民沟通交流障碍存在短板问题,当地依托中心村卫生室打造村医实践培训基地,由经验丰富的村卫生室工作专班“一对一”进行代教,持续提升大学生村医服务能力。

  梁万年:“吸引合格优秀的人员到基层,必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是多方位的、各个部门、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协同发力,围绕着强基层建机制的战略目标,把基层做强,分级诊疗制度才能真正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中国的卫生健康系统有序就医格局才能建立,会很大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亿万人民提供普惠可及的优质医疗服务,是一道世界性难题。让城乡群众,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群众都能就近就医,也是深化医改的一道必答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才有更好的保障,生活也才能更加便利。坚持问题导向,打通堵点,立足长远,用机制和体系建设带动基层医疗发展,基层医疗服务的改革一定会后劲更强、成色更足。

【编辑:邵婉云】